一早要去台中,特地早起去吃有名的肉蛋吐司
在健行路上,附近賣吃的,學校都很多,
肉蛋吐司,感覺不怎麼特別,雖然聽聞已久,卻沒有真正去吃過,
這次去台中辦事順道一行。
一路過看到長長的人龍,趕緊一人下車排隊,一人去停車。
心想不知道這次要等多久,不知道會不會誤到後面的事情。
外面拿單子填寫,排隊買單,
「內用」
「樓上請,這個叫了下來取餐」順手給了一個叫號器
上樓還有三三兩兩的位置,隨意選了一個坐下後,就叫了
對,叫號器就叫了,前後不到2分鐘,
那麼快?
果然,餐點到期。
點了基本的肉蛋吐司,肉蛋餅,奶茶一杯。
停車的還沒來,我肚子就餓了,上菜真快。
偷喝了一下奶茶,小小杯,25元,一般大冰奶大概也就是25-35元,但是他是小杯。
感覺有點貴,會不會是名氣高賣很貴的店?
奶茶好不好喝是評斷一家路邊早餐店的基本,歪嘴雞理論。
為什麼?
早餐店飲料很容易偷料,幾乎人手一杯更是利潤最高的品項之一,
漢堡早餐店的奶茶,通常都是便宜的茶或粉,加上奶水(非牛奶)
後來可能有廠商調好的,或者用更便宜的東西代替,早餐店奶茶走味許多,
很容易喝出好壞。
奶茶卻意外好喝,應該是是茶葉的泡的茶,
奶的味道很熟悉,喝不太確定(功力太弱,再學習一下),是鮮奶?紅糖?還是煉乳的奶?
但是是很好喝的奶茶,打趴全部早餐店奶茶。
打趴? 那麼言重?
恩
大概是打趴沒錯吧?
忘了多點一杯紅茶來喝,因該會偏苦澀一些
通常好喝的奶茶,會用較濃澀的發酵茶,加奶是為了讓奶調和茶的澀,卻不能蓋過茶的味道,
如果茶味太淡,不夠濃澀,而讓奶味蓋過茶,那就不是好喝的奶茶,
像茶味較淡的綠茶、青茶,較不適合做奶茶,通常奶會反客為主,喝不明顯或喝不出茶的味道,
像紅茶,烏龍,鐵觀音這種偏重烘培的發酵茶,比較適合做成奶茶。
吃吐司吧
出菜那麼快,品質卻相當不錯,
每口都咬的到肉,很重要,
吃不到肉,就像吃到沒有抹到果醬的吐司邊,
感覺就差了。
肉排切型(跟吐司形狀差不多),拍打,沒拍打過的肉太硬,然後放醃,
煎熟,鹹度很適中,不是想像中中秋烤肉夾土司的那樣,
口味在早上吃不會太鹹。
蛋也是煎的,沒有焦邊,口感不會吃到有的脆有的軟的邊,
加上吐司,就這樣?
不
不只這樣,吐司裡面的靈魂
「美奶滋」
應該是自己打或者專門訂做,
量很剛好,那一抹美奶滋是吐司中的重點,
讓吐司保持著濕度和潤度,也不能過多讓人膩。
想像自己烤土司加肉加蛋為什麼沒有那麼好吃?
通常就是鹹度拿捏不夠,而且感覺吐司乾乾的,有點難嚥,
就是那一抹美乃滋的重點。
吐司麵包,很密,比較紮實,
簡單來講就是料比較足的土司,
做一個實驗,改天去有賣10元麵包的店,拿起他的吐司,
跟去賣很貴的麵包店,拿起他的吐司(或者去好事多)
惦一惦重量,就會發現比10元麵包店的吐司重的多。
或者去外面早餐店吃漢堡,最後麵包扁到像張紙,就是這個道理。
無法說出吐司的紮實度,沒有細細研究過,
但是吃得出來。
吐司沒有烤過,有點出乎意料,也好吃。
除去前置作業,製作過程很快,
有人負責抹美奶滋到一大堆吐司上,有人負責煎一大堆肉,
有人負責煎一大堆蛋,有人負責將他們組合,難怪出菜快。
蛋餅也是一樣,點了蛋餅的煎台丟上一張餅皮打上一顆蛋,肉組合。
沾蛋餅的辣椒醬沒有特別。
吐司較蛋餅好吃,
雖然出菜過程快但是全程都是經過改良再改良的做法,
推薦的早餐。
不知道他們切下的邊角肉怎麼處理?